中蜂囊狀幼蟲病(中囊病) - 蜜蜂百科
一、危害蜂種
中蜂囊狀幼蟲病是中蜂最危險的傳染病,危害對象主要是中蜂(中華蜜蜂),1971年首次在廣東惠陽地區暴發,1972年迅速蔓延至全國各地中蜂養殖區,到1974全國就損失了超過100萬群中蜂,迄今為止中蜂囊狀幼蟲病仍是制約中蜂養殖最重要的疾病。
二、誘發病原
中蜂囊狀幼蟲病是由囊狀幼蟲病毒中國毒株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徑30納米,空間構型為24面體,無囊膜,核酸型為RNA型,雖然意蜂等西蜂蜜蜂也會感染囊狀幼蟲病,但病原和中蜂囊狀幼蟲病不同,兩種病毒實際上獨立的病毒株。
三、發生規律
中蜂囊狀幼蟲病通過工蜂飼喂活動傳染給健康幼蟲,溫、濕度不穩定且蜂群處于繁殖期易發病,從一年來看發病高峰期多在10月至翌年3月,尤以11~12月和2~3月發生得最集中,而氣溫高且穩定的4~9月不易發病,另外患病蜂群在夏季常常能自愈。
四、典型癥狀
中蜂囊狀幼蟲病主要危害大齡幼蟲,其中約30%的幼蟲死于封蓋前,約70%的幼蟲死于封蓋后,死亡幼蟲直臥在巢房下方且頭部翹起,體色先變成黃白色再變成棕黃色,內部組織液化且液體中多呈現顆粒物,病死幼蟲房蓋下陷并多被工蜂咬開或穿孔。
五、防治措施
1、選育蜂種:病害流行時發病輕或不發病的蜂群可作種群來培育新王,但選育抗病品種時要注意殺死病群中的雄蜂,連續篩選幾代后就能提高蜂群對中蜂囊狀幼蟲病的抗病力。
2、斷子清脾:蜂群發病時一定要及時斷子清脾,具體操作是幽禁蜂王或換王使蜂群出現斷子期,目的是讓工蜂清掃巢脾以避免重復感染,同時還要嚴格對蜂箱和巢脾進行消毒。
3、加強管理:中蜂囊狀幼蟲病的流行與氣溫正相關,因此氣溫低或溫差大時要做好保溫工作,同時要及時合并弱群并確保蜂多余脾,此外還要注意給蜂群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
八之家蜜蜂養殖網(www.shebastudio.com),助您成為養蜂行家!若覺得我們的知識對您有用,請收藏本站,或分享給您的同行、朋友、家人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