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蜂(中華蜜蜂) - 蜜蜂百科
一、物種分類
土蜂實際上就是中華蜜蜂,在生物分類學上屬東方蜜蜂的亞種,為了適應各地特殊的自然環境土蜂也形成了9個不同的生態類型,分別是長白山中蜂、北方中蜂、華中中蜂、阿壩中蜂、華南中蜂、云貴高原中蜂、西藏中蜂、滇南中蜂和海南中蜂。
二、形態特征
工蜂腹部顏色因生態類型不同而不同,有的較黃,有的偏黑,南方中蜂一般比北方的小。蜂王有兩種體色,一種是腹節有明顯的褐黃環,整個腹部呈暗褐色,另一種的腹節無明顯褐黃環,整個腹部呈黑色。雄蜂黑色。工蜂體長10~13毫米,雄蜂體長約11~13.5毫米,蜂王體長13~16毫米。
三、種群分布
土蜂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優良蜂種,從東南沿海到青藏高原的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有分布,北線可至黑龍江省的小興安嶺,西北可至甘肅省武威、青海省樂都和海南藏族自治州,西南線可至雅魯藏布江中下游的墨脫、攝拉木,南可至海南,東可到臺灣。
四、蜂種特性
土蜂是我國飼養得最普遍的蜂種,優點是飛行敏捷、嗅覺靈敏、出巢早、歸巢遲、對我國自然環境有極強的適應能力、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造脾能力強、抗蜂螨和美洲幼蟲腐臭病能力強,缺點是群勢小、易受巢蟲危害、易遷飛、易感染中蜂囊狀幼蟲病、易自然分蜂、盜性強、分泌蜂王漿能力差、不產蜂膠。
五、社會結構
1、蜂王:蜂王是蜂群的繁殖者,一個蜂群一般有且只有一只蜂王,主要作用是產卵并能分泌蜂王信息素來維持蜂群秩序。
2、雄蜂:雄蜂是蜂群的交配者,一個蜂群有數百至上千只蜂王,主要作用是與新出房的蜂王交尾且交尾后很快便會死去。
3、工蜂:工蜂是蜂群的勞動者,一個蜂群有數萬甚至十數萬只工蜂,主要作用是負責采集食物、哺育幼蟲、守衛蜂巢等。
六、生長發育
1、蜂王:蜂王是由受精卵發育而成的,發育場所是工蜂用蜂蠟修筑的王臺,其中卵期約3天,幼蟲期約5天,蛹期約8天,從卵到蜂一共需要16天。
2、雄蜂:雄蜂是由未受精卵發育而成的,發育場所是工蜂修筑的雄蜂房,其中卵期約3天,幼蟲期約7天,蛹期約13天,從卵到蜂一共需要23天。
3、工蜂:工蜂是由受精卵發育而成的,發育場所是工蜂修筑的普通蜂房,其中卵期約3天,幼蟲期約6天,蛹期約11天,從卵到蜂一共需要20天。
七、生活習性
1、群居性:土蜂是典型的群居性昆蟲,任何個體離開群體后都無法獨立生存,例如蜂王離開工蜂就會被餓死,一只土蜂就相當于一個細胞,實際上土蜂也是以群體為單位在進化的。
2、社會性:土蜂是典型的社會性昆蟲,群體由工蜂、雄蜂和蜂王構成,其中工蜂負責幾乎所有的勞作,雄蜂負責與新蜂王交尾,而蜂王則負責產卵并分泌蜂王信息素維持群體秩序。
3、營巢性:土蜂是典型的營巢性昆蟲,不管是哺育幼蟲還是儲備食物都需要蜂巢,蜂巢由數張或十數張相對平行且垂直于地面的巢脾構成,而巢脾又由一系列緊密排列的巢室組成。
4、儲食性:土蜂是典型的儲食性昆蟲,蜜源豐富的季節土蜂會大量采集食物儲備在蜂巢中,遇到蜜源匱乏或不宜采集時蜂群便以儲備的食物為食,另外土蜂還能將花蜜釀制成蜂蜜。
八之家蜜蜂養殖網(www.shebastudio.com),助您成為養蜂行家!若覺得我們的知識對您有用,請收藏本站,或分享給您的同行、朋友、家人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