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科 - 蜜蜂百科
一、東方蜜蜂
東方蜜蜂是蜜蜂屬中型體中等的一個品種,長期以來由于對我國各地氣候、蜜源條件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對當地的不良因素抗逆性強而形成了許多優良的地方蜂種,現處于野生、半野生或家養狀態,在自然界中蜂群棲息在樹洞、巖洞等隱蔽場所。
二、中華蜜蜂
中華蜜蜂是東方蜜蜂的一個亞種,屬中國獨有蜜蜂品種,為以雜木樹為主的森林群落及傳統農業的主要傳粉昆蟲,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強、利用率較高、采蜜期長及適應性、抗螨抗病能力強、消耗飼料少等意大利蜂無法比擬的優點,非常適合我國山區定點飼養。
三、西方蜜蜂
西方蜜蜂是蜜蜂屬中型體中等的一種,分布廣,形成眾多的地理亞種,形態和生活習性變異很大,現處于野生、半野生或家養狀態,主要的西方蜜蜂亞種有意大利蜜蜂、卡尼鄂拉蜂、高加索蜜蜂、歐洲黑蜂、突尼斯蜜蜂、東非蜜蜂和安納托利亞蜜蜂等。
四、小蜜蜂
小蜜蜂是蜜蜂屬中小型的一種,常營巢于草叢或灌木叢中,在世界的分布集中在尼泊爾、緬甸、老撾、柬埔寨、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半島、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婆羅洲、巴拉望、沙特阿拉伯、阿曼東部、伊朗南部、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印度等地區,在我國分布于云南及廣西南部的龍州、上思等地。
五、大蜜蜂
大蜜蜂是蜜蜂屬體大的一種,性較兇猛,棲息環境隨季節不同有遷徙習性,5~8月在高大的樹上筑巢繁殖,子代蜂出巢后由于受胡蜂等天敵襲擊而在林間流動,9月以后遷至較低河谷的巖石處及茂密的灌叢中筑巢貯蜜越冬,我國海南、廣西、云南等地有分布。
六、黑小蜜蜂
黑小蜜蜂是蜜蜂科蜜蜂屬的一種昆蟲,一般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次生稀樹草坡的小喬木上營單一巢脾的蜂巢,離地2.5~3.5米,巢脾固定在樹枝上,體小靈活,分布于南亞及東南亞,在我國已發現于云南省南部西雙版納州的景洪、勐臘及臨滄地區的滄原、耿馬等北回歸線以南的北熱帶地區。
七、黑大蜜蜂
黑大蜜蜂是蜜蜂科蜜蜂屬最大的一種蜜蜂,由于主產區在喜馬拉雅周圍的雪山下故俗名又稱為喜馬拉雅排蜂。工蜂腹部體細長,腹部全為黑褐色,頭長寬相等,唇基及額均稍隆起,其上的刻點粗細不均勻,雄蜂復眼大,頂端相接,褐色,觸角鞭節黑色,胸部及腹部均黑色,無紅褐色斑紋,每年可獵取蜂蜜20~40千克。
八、沙巴蜂
沙巴蜂是蜜蜂科蜜蜂屬的一種蜜蜂,型體中等,分布于馬來西亞沙巴州,在形態和生活習性上與東方蜜蜂相似,但較東方蜜蜂中的印度蜜蜂個體略大。其工蜂體色為紅銅色,腹部第1~6節背板基部各具一條寬而鮮明的銀白色絨毛帶,在吸蜜腹部膨脹時明顯可見,在洞穴內營巢,造復脾。
九、綠努蜂
綠努蜂是蜜蜂屬中型體中等的一種,發現于馬來西亞的沙巴州綠努山區,在我國廣州地區也有發現。工蜂體色較深、多為暗黑色,又稱“黑色蜜蜂”。生活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山區,穴居,在樹洞里營造復脾蜂巢,可馴養為飼養蜂種。
十、蘇拉威西蜂
蘇威拉西蜂是蜜蜂科蜜蜂屬的一種蜜蜂,中型體中等,分布于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群島和菲律賓,體形比當地的東方蜜蜂稍大,唇基和足略帶黃色,工蜂體長約11毫米,體色也較東方蜜蜂淺,通過綜合形態分析,兩者差異較顯著。
十一、熊蜂
熊蜂是熊蜂屬一類多食性的社會性昆蟲,為多種植物特別是豆科、茄科植物的重要授粉者,世界上已知的種類有500余種,自然分布區域遍及除了南極和大洋洲以外的整個大陸,集中分布于北半球的溫帶和亞寒帶,適應于寒冷、濕潤的氣候。我國的熊蜂不少于150種,分布極廣,而其中尤以東北地區和新疆分布種類豐富。
十二、麥蜂
麥蜂是屬于蜜蜂科的一種昆蟲,沒有刺針,但有可以嚼咬的上顎,群體生活,在枯木甚至在白蟻的巢穴里筑巢,全世界已知有500多種,廣泛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巴西、澳大利亞等國的部分地區均有分布,我國僅在海南和云南西雙版納原始森林中。
十三、無刺蜂
無刺蜂是無刺蜂屬的一種昆蟲,主要分布于熱帶地區,為熱帶地區植物的傳粉昆蟲之一,在我國已記錄的無刺蜂有10多種,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海南和臺灣,體長3~5毫米,少數可達10毫米,體呈黑色、體表光滑,頭大、多數寬大于長,口器發達,中唇舌長。
十四、壁蜂
壁蜂是壁蜂屬的一類昆蟲,有許多種,紫壁蜂、凹唇壁蜂、角額壁蜂、叉壁蜂、壯壁蜂等都是這個大家庭的成員,經過人工馴化后具有許多適宜果蔬授粉的優點,1年1代,自然生存,繁殖力強,性溫和,無需喂養,一年中有320天左右在管巢中生活,在管巢外授粉活動中生活40天左右,便于放養管理。
十五、切葉蜂
切葉蜂是蜜蜂總科中長口器的進化類群之一,為重要農、林、牧業植物的重要傳粉蜜蜂,外形同蜜蜂相似,但這類昆蟲最明顯的特征是腹部生有一簇金黃色的短毛,由于常從植物的葉子上切取半圓形的小片帶進蜂巢內而得名。
八之家蜜蜂養殖網(www.shebastudio.com),助您成為養蜂行家!若覺得我們的知識對您有用,請收藏本站,或分享給您的同行、朋友、家人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