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培育蜂王技術視頻
蜂王是一個蜜蜂種群的核心,蜂王也是蜂群中唯一的繁殖者,壽命約2-5年,通常情況下每個蜂群只有一只蜂王,蜂王的產卵能力強不強關系到種群是壯大強還是衰落,當蜂王衰老產卵能力下降或者要對蜜蜂進行分蜂時我們都需要培育新的蜂王。在自然情況下,當需要新蜂王時,工蜂會在蜂巢中鑄造一個臨時性巢房,也就是王臺,里面的幼蟲吃蜂王漿長大就變成了蜂王。但是在正常情況下工蜂是不會主動鑄王臺的,所以人工培育蜂王的方法就是放一個人工王臺進去,只要獲得了蜜蜂的認可,它們就會把人造王臺中的幼蟲撫養成新的蜂王。那么人工環境下怎么培育蜂王呢?下面我們就跟隨八之家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一、人工培育蜂王的過程
很多蜂友想培育新的蜂王,以用于人工分蜂,或者替換掉老殘蜂王,但是蜂王的培育是一項高門檻的技術活,不是每個養蜂人都會操作的,蜂王的育種流程大致就是:準備育王架、沾蠟棒、蜂蠟、清水、融化蜂蠟、制作王臺、移蟲1日齡內(1日齡內的最好)的幼蟲進入王臺、王臺放入蜂群等待蜜蜂哺育,有一點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要想在蜂群中培育蜂王,首先得移除原有蜂群中的蜂王,將一脾蜂連帶老王一起提走,亦或者寄存在其它蜂群,讓該蜂群處于失王狀態,然后等待第二天才開始移蟲育王,因為蜂王天性,是不允許蜂群中出現任何疑似的王臺或者真實的王臺。如果條件不允許,暫時沒有其它蜂群,可選擇工具隔王板或者囚王籠,將蜂王隔離起來,防止搗亂。
1.雄蜂培育
高品質的蜂王離不開優質的雄蜂基因來源,所以在著手移蟲育王前20天就應該開始培育種用雄蜂,及時調整父群的群勢,密集其蜂數,抽出空脾,添加一張雄蜂脾。對父群及時進行獎勵飼喂,在雄蜂房封蓋以前,應堅持每天傍晚用稀糖水獎勵飼喂,如蜂群儲粉不足還應補喂蜂花粉,以保證哺育蜂和幼蟲有充足的蜜粉供應,同時還應經常剔除非父群中的雄蜂蛹.殺死非種用雄蜂,以保證培育出高質量的種用雄蜂。
2.養王群組織
養王群的種性沒有特別要求,只要健康即可,但不宜用具有分蜂熱的蜂群做養王群。養王群應具有10框蜂以上的群勢,群內要保證有大量的哺育蜂和采集蜂,蜂數要密集,并且要蜂脾相稱或蜂稍多于脾,巢內飼料充足。養王群應在移蟲前2~3天組織就緒,一般用標準箱組織養王群,即巢箱和繼箱之間放1塊隔王板,將繼箱布置成哺育區,將巢箱布置成繁殖區。
3.精選幼蟲
一只蜂王在不同時期和不同狀態下生產的卵大小不一,大卵孵化出的幼蟲所能培育出的蜂王個體一般較大、卵巢管較多、產卵力強,反之用小卵孵化的幼蟲育出的蜂王個體一般較小,所以大顆粒的卵就是高品質幼蟲的來源,那么要想母本蜂王產出大顆粒卵,關鍵就是要控制蜂王的產卵速度,讓其少產卵,必要時甚至可以停產一段時間,儲備能量。
4.移蟲方法
人工育王移用的幼蟲最好選擇1日齡以內(12~18個小時蟲齡)的小幼蟲,移蟲工作應在室內進行,氣溫保持在25~30℃,相對濕度為80~90%,如果濕度不夠可往地上灑些水,移蟲方法分為單式移蟲和復式移蟲。
5.養王群管理
養王群1次哺育的王臺30個左右為宜,移人種王幼蟲后第2天輕輕取出育王框檢查移蟲接受情況,其后一般不要經常開箱,移蟲后的第10天輕輕取出育王框,數清王臺個數,以便準確準備交尾群數量。育王期間若外界蜜粉源不太理想,每天傍晚需用糖漿和花粉進行飼喂育王群,直至王臺封蓋為止。
6.交尾群管理
交尾群的群勢很弱,一般只有1~2框蜂,應于介紹王臺的前l天組織就緒,在交尾箱的每個小室中各放1張蜜粉脾和2張帶青幼年蜂的封蓋子脾,蜂數不應少于1框足蜂。介紹王臺時應將交尾群檢查一遍,剔除急造王臺。不要過早地介紹王臺,否則將會延遲處女王羽化出房的時間,使其體質變弱。
7.交尾管理
王臺介紹到交尾群后的第2天應全面檢查處女王出房情況,將未出房的王臺和瘦小的處女王淘汰掉,處女王出房后10天之內最好不要檢查交尾群。若天氣晴好又有足夠數量的種用雄蜂,處女王出房后6~8天便可完成交尾,交尾2~3天后便開始產卵。之后要觀察蜂王交尾、產卵情況,若不是因為低溫、陰雨等天氣因素的影響應將超過15天仍未交尾的處女王淘汰掉。
二、人工培育蜂王的重點
1.準備王臺
人造王臺可以用蜂蠟制作,也可以直接買塑料成品,自己制作的話,要先準備一個木棍(沾蠟棒),將其一頭削成橢圓狀并打磨光滑,然后將蜂蠟融化,將木頭光滑的那一頭插入融化的蜂蠟1cm,然后取出放入冷水冷卻,將水甩干,繼續插入蜂蠟中,如此兩三次,一次壁一次插的淺,最后就可以得到一個厚度差不多的蠟碗了,要注意控制木棍的直徑,讓蠟碗的直徑最大處在8、9毫米即可。
將做好的蠟碗固定到育王框上,首先在育王框的板條上粘上2~3層巢礎條或者按相等距離用熔蠟粘上小三角形薄鐵片,具體上多少個蠟碗就看你想培育幾只蜂王了,育王成功率跟受很多因素影響,建議多上一些蠟碗,然后將育王框放入育王群中,育王群要選擇無病、無螨、群勢強壯的蜂群,讓育王框在育王群中呆兩三個小時,使其完全沾上這群蜜蜂的氣味,然后將其取出,準備移入幼蟲。
2.移入幼蟲
蜂王產下的卵三天后會變成幼蟲,經過試驗證明,越大的卵成為蜂王后也會越強壯,產卵能力也會越強,所以要優先選擇體格大的蟲卵,待其成為幼蟲后的第一天就用育王針取出,在每個蠟碗內滴上1滴稀釋的蜂王漿,將幼蟲放到蠟碗里的蜂王漿上,然后重復以上步驟在每個蠟碗內都移入一只幼蟲,移蟲完畢后,將育王框放到育王群內幼蟲脾和花粉脾之間。
在育王期間每日傍晚對蜂群進行獎勵飼喂,將育王框放入育王群后第二天查看蜂群的接受情況,如果幼蟲被接受,其王臺會被加高,王臺中的蜂王漿會增多,幼蟲浮在蜂王漿上;而未被接受的,其王臺會被咬壞,王臺中的幼蟲也會被工蜂處理掉。蜜蜂的幼蟲期大概是7天,然后是6天的蛹期,成蟲生長5天后達到性成熟。
三、培育蜂王時的一些技巧
使用大卵可以培育出更強壯的蜂王,一般情況下要獲得大卵只能靠運氣,不過也可以將蜂王關在產卵控制器中,或者把母群飼養在3~5框的小群內,限制其產卵,1星期后就能得到較大的蜂卵了。另外,無王蜂群對于幼蟲的接受度要比有王蜂群高得多,所以在進行移蟲的前一天可以將蜂王,或蜂王連同小部分蜂脾移出蜂箱,造成無王狀態,第二天移蟲蜂群就更容易接受幼蟲了。
八之家蜜蜂養殖網(www.shebastudio.com),助您成為養蜂行家!若覺得我們的知識對您有用,請收藏本站,或分享給您的同行、朋友、家人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