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黑蜂養殖技術視頻
一、東北黑蜂起源
東北黑蜂既不是意蜂,也不是中蜂,而是一個獨立的蜂種,東北黑蜂是在特定的生態環境中形成的地方優良蜂種,起源于前蘇聯遠東西伯利亞黑蜂,大約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傳入我國黑龍江省,是俄羅斯蜂(歐洲黑蜂的一種)和卡尼鄂拉蜂的過渡型蜂種,通過自然+人工雙重培育出來的優良地方蜂種,擁有一定程度的高加索蜂基因。東北黑蜂的各項生理指標均明顯優于世界四大著名蜂種(歐洲黑蜂、意大利蜂、卡尼鄂拉蜂和高加索蜂),是其它蜂種不可比擬的,是我國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極其寶貴的蜜蜂基因庫。
二、東北黑蜂的特征
1,蜂王:東北黑蜂的蜂王有兩種:一種是外觀全為黑色;另一種腹部1-5節背板帶有褐色的環紋。東北黑蜂蜂王腹部的第一節到末節都有倒三角的黑斑點,蜂王的絨毛均呈現黃褐色。
2.雄蜂:東北黑蜂的雄蜂只有一種,即體色為黑色,腹部1-5節背板的后端有褐色帶亮光澤的邊沿,胸部背板絨毛呈黃褐色。
3.工蜂:東北黑蜂的工蜂有兩種:一種是幾丁質呈現黑色;而另一種第2-3腹節背板兩則有較小的黃色斑點,胸部背板絨毛呈黃褐色。兩種工蜂的腹節都有比較明顯的黃褐色毛帶,腹部第1、第2和第3節腹偏下緣呈現黃色,第4、第5、第6節卻全部為黑色。
三、東北黑蜂的優點
1.耐寒性強:東北黑蜂適合高寒地區飼養,因東北地區每年都有長達近6個月的越冬期,東北黑蜂的耐寒性特別強,尤其適合高寒地區飼養,在零下攝氏40°C,哪怕蜂箱中巢脾較少,也能安全越冬減少損失。較耐低溫,流蜜期哪怕是下著小雨也能出巢采蜜。
2.產卵力強:東北黑蜂的蜂王產卵力很強,繁殖節律有序且集中,工蜂育蟲積極,十分利于蜂群的發展,一般每年有兩次產卵高峰期,多數蜂王在每年立春前就開始產卵,而在5-7月份之間是蜂王的產卵高峰期,在這期間能平均產卵達到近千枚,到了9月下旬才開始停止產卵。
3.采集力強:在東北每年椴樹花開的時候,就是東北黑蜂采蜜能力最強的時候,對大宗蜜源和零散蜜源也能充分利用,具有采蜜積極,貯蜜充足、貯蜜集中的特點,在早春氣溫9~12℃時出巢采蜜,夏季清晨4:00到晚上19:30時離巢采蜜,東北黑蜂所產蜂蜜質量較高,經過大量實踐飼養證明,東北黑蜂與其他蜂種相比,蜂蜜產量要高出30%左右。東北黑蜂的泌蠟造脾能力也很強,但愛造贅脾,外界一有蜜源就造脾,椴蜜期10框蜂一晝夜可修造2張脾。
4.耐光性好:東北黑蜂有不怕光的特點,且蜂王也有很強的耐光性,可在陽光下產卵。
5.抗病力強:因東北黑蜂耐低溫,所以東北黑蜂有十分優秀的抗病能力,對抗幼蟲病、麻痹病、白堊病等疾病時能較少人工干預自愈。
四、東北黑蜂的四季管理
1.春季管理:在春季時,一是要注意取出多余的巢脾,使蜂群密集起來,以此提高和保持巢內溫度;二是要經常觀察工蜂的飛翔、排泄、采水等情況是否正常,也能判斷出群蜂越冬情況是否正常;三是要注意發現問題一定要及時處理,同時要警惕預防分蜂。
2.夏季管理:夏季氣候炎熱,蜂群規模最好保持在2~3個足框,巢內以多貯蜜為宜,如果蜜水不足要及時人工補飼,及時抽出箱內舊脾或多余巢脾,每半個月左右快速檢查一次,另外要注意巢內通風,可適當擴大巢門以保證通風效果,防止巢內溫度過高,但注意不要打開紗窗通風。
3.秋冬管理:在秋季時,要注意抓緊蜂群繁殖,要擴大群勢,以培養越冬的適齡蜂,如果蜂王能力不足,則應及時更換老劣、病殘的蜂王,備足越冬飼料,防治病蟲害,同時,也要注意預防盜蜂、避風、保溫、通風、防潮等一系列工作,也為蜂群能安全越冬做好充足的準備。
4.蜜期管理:要注意消除分蜂熱,及時收割封蓋蜜,在大流蜜初期要保證蜂群中有足夠的青、壯年蜂,估計以下,如群勢不足則應提前20天補充蛹脾。流蜜期后調整蜂群,以恢復和發展群勢為主。
五、東北黑蜂蜂蜜的營養
東北黑蜂采集的蜂蜜,重金屬含量最低,降糖降血壓效果最顯著。東北黑蜂蜂蜜活性酶值(衡量蜂蜜活性最重要的指標)國家標準為4,國際標準為8,而東北黑蜂蜂蜜活性酶值高于10.9。這樣的指標,充分顯示出東北黑蜂蜂蜜的野生蜜源價值。
八之家蜜蜂養殖網(www.shebastudio.com),助您成為養蜂行家!若覺得我們的知識對您有用,請收藏本站,或分享給您的同行、朋友、家人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