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毒的采集方法視頻
蜂毒是蜜蜂科昆蟲,諸如中華蜜蜂等的工蜂尾部螫刺腺體中排出的毒汁。蜂毒也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祛風、除濕、止痛的功效,常用于風濕性關節炎,腰肌酸軟,神經痛,高血壓,蕁麻疹,哮喘等病癥。新鮮蜂毒為透明液體,具芳香氣,味苦,但在常溫下很快干燥成類白色或淡黃色結晶體,刺激性較強,那么蜂毒是怎么來的呢?又是怎么采集的呢?下面我們就跟隨八之家小編一起來看一看蜂毒的采集方法吧!
一、什么是蜂毒?
工蜂的身上有兩個腺體,一個酸性腺,一個事堿性腺,酸性腺分泌的毒液儲存在其腹部的毒囊中,當工蜂需要反抗發起攻擊的時候,就會通過毒囊將存儲的液體排出,當液體排到了蟄針的嘶吼,蟄針肌部的堿性腺也會排除液體,這兩種腺體所排出的液體就是蜂毒。
蜂毒是一種透明液體,具有特殊的芳香氣味,蜂毒極易溶解于水,甘油和酸,不溶于酒精。在嚴格密封的條件下,即時在常溫下,也能保存蜂毒的活性數年不發生變化。
二、蜂毒采集方法
1、直接取毒法
在早些時候,人們最開始的蜂毒提取方法是采用“殺雞取卵”的方式,即直接刺激取毒法,具體是將蜜蜂一只一只的捉住,然后弄死,連同毒囊以及整個腹部、尾部,用剪刀一起剪下后風干磨粉。這種方式效率極低,且獲取的蜂毒純度也極低,同時亦不能保障提取過程中的衛生是否到位,此法是最原始的一種取毒方法,取毒時蜂死、毒少、費工費時,不適于大量生產。最大的缺點就是必須要殺死蜜蜂。
2、簡易取毒法
①蟄取法:簡易取毒法是最簡單的一種方法,方法是用膠皮或尼龍布等物,用鑷子抓蜂后,讓其尾針在布上螫刺,使其蜂毒液排出,再從布中提取蜂毒,但此法取蜂毒量少,而且操作耗時較長,因此很難用于實際生產。
②壓迫法:操作時用鑷子壓迫蜜蜂腹部的毒囊,當蜜蜂受到刺激時,尾部就會彈出蟄針,然后通過毒囊(肌肉去掉)的收縮,把毒液拍出來。
3、乙醚麻醉法
所謂的乙醚麻醉法,其實就是通過乙醚麻醉蜜蜂的神經,迫使其排除毒汁,具體做法是:在一個大的容器里放入大量蜜蜂,在容器底部放入適量的乙醚,大約1-2分鐘左右,待蜜蜂吸入足夠的乙醚蒸汽后,則會引發蜜蜂吐蜜和排毒現象。沒多久就會看到很多蜂毒匯集在容器底部,經過一段時間后,打開容器蓋,使乙醚迅速蒸發干凈,不一會蜜蜂就會自己蘇醒過來陸續飛走。此法優點是易于操作,且方便,對蜜蜂傷害較小,可收集大量蜂毒;但缺點是在采毒過程中,生產的蜂毒包含較多雜質,蜂毒純度不高,不利于后續的蜂毒提純,操作時乙醚的劑量大小也是蜂毒提取純度是否夠高的關鍵因素。
4、電取蜂毒法
電取蜂毒法的原理是利用電流刺激蜜蜂使其腹部收縮而排毒的方法,這對蜜蜂的損害較小,較接近活蜂螫于客體而排毒,所取得的毒液比乙醚麻醉法更純凈。有巢內、巣外兩種,巢內取毒一般都在傍晚蜜蜂歸巢后進行,巣外取毒可在白天蜜蜂活動時進行。電取蜂毒器式樣較多,但基本原理和構造相似,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控制器,靠它產生斷續電流刺激蜜蜂排毒;另一部分是取毒器,包括柵狀電阿、緊繃其下的尼絨布和尼絨布下的玻璃板。
5、速凍式采集
根據蜜蜂蜂毒液易揮發難以采集的特點研制而成的一種獨特的技術裝置,裝置以速凍方式進行采集,有效地阻止蜂毒揮發,可以保存其活性成分,既可連續采集又增加了蜂毒的單位產量,關鍵是不死蜂,可降低蜜蜂的損耗,是一種采集蜂毒原液的技術。目前,該技術的速凍式蜂毒原液采集器,已由張金華申請專利號,但尚未完成開發,也未在行業中完全推廣開來。
三、蜂毒的好處
蜂毒臨床應用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神經炎、高血壓、神經系統失調、神經官能癥、婦女更年期綜合癥、支氣管哮喘、肝臟病等。需要指出的是,有一些疾病是禁忌用蜂毒治療的,例如性病、代償失調期的心血管系統疾病、嚴重的傳染病、腎病、糖尿病、膽囊炎、全身虛弱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的器質性疾病。此外,還有一些病人對蜂毒有過敏反應。因此,使用蜂毒治療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目前已研制成功的蜂毒制品有:蜂毒粉劑、蜂毒針劑、蜂毒搽膏、蜂毒口服含片等。
八之家蜜蜂養殖網(www.shebastudio.com),助您成為養蜂行家!若覺得我們的知識對您有用,請收藏本站,或分享給您的同行、朋友、家人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