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副傷寒病(下痢病) - 蜜蜂百科
一、誘發病原
蜜蜂副傷寒病是由蜜蜂哈夫尼腸桿菌引起的,病菌長1~2微米、寬0.3~0.5微米,兩端具鈍圓小桿菌,能運動,但不形成芽孢,革蘭氏染色呈陰性,對熱和化學藥劑耐受力很弱,沸水中只需1~2分鐘即死亡,58~60℃的熱水中也只能活30分鐘。
二、發生規律
蜜蜂副傷寒病是常見細菌性傳染病,冬末春初病菌開始從患病蜂群向健康蜂群蔓延,蜂群之間調換巢脾、公共水源、迷巢蜂和盜蜂等都是主要的傳播途徑,健康蜜蜂感染病菌后潛伏期略為3~14天,若不及時處理病蜂死亡率可高達50~60%左右。
三、典型癥狀
蜜蜂副傷寒病沒有明顯的外部癥狀,病蜂出現運動不靈活、翅膀麻痹、體質衰弱、下痢等癥狀,早春蜂群排瀉飛行時排出粘稠、半液體狀的深褐色糞便,此時蜂巢中雖有足夠的飼料,但基本都已被糞便污染,檢查病蜂可見腸道腫脹且呈灰白色。
四、防治措施
1、越冬蜂群要飼喂優質的飼料,蜂場中設置清潔的水源供蜜蜂采水,還要做好盜蜂防止和蜂箱保溫等工作。
2、蜜蜂副傷寒病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因此患病蜂群必須要隔離治療,健康蜂群也要用藥物進行預防性治療。
3、氯霉素或土霉素對該病有效,每公斤飼料加10單位氯霉素或土霉素,間隔一天喂一次,連續飼喂4~5次。
八之家蜜蜂養殖網(www.shebastudio.com),助您成為養蜂行家!若覺得我們的知識對您有用,請收藏本站,或分享給您的同行、朋友、家人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