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病了用什么藥治療?
1、爬蜂病:爬蜂病是由麻痹病毒、孢子蟲、螺原體、馬氏管變形蟲等引起的,前期病群煩躁不安、下痢、工蜂護脾能力差等,中期工蜂呈跳躍式飛行、大量成年工蜂墜落箱底,后期工蜂完全失去飛行能力、在巢門外蠕動爬行,可用金霉素、新生霉素、甲哨唑片、磺胺類藥物等防治。
2、囊狀幼蟲病:囊狀幼蟲病是由囊狀幼蟲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大齡幼蟲,30%死于封蓋前、70%死于封蓋后,死亡幼蟲直臥在巢房下方,頭部翹起,體色先變成黃白色再變成棕黃色,內部組織液化且液體中有顆粒物,病死幼蟲房蓋下陷,多被工蜂咬開或穿孔,尚無特效的治療藥物。
3、爛子病:爛子病主要是由蜂房蜜蜂球菌引起的,其次是蜂房芽孢桿菌、側芽孢桿菌及變異型蜜蜂鏈球菌等次生菌,主要危害蜜蜂幼蟲,患病幼蟲多在3~4日齡未封蓋時死亡,嚴重時走近蜂場就能聞到一股怪味,同時蜂脾上出現花子現象且幼蟲日齡大小不一,可用磺胺類藥物防治。
4、白堊病:白堊病是由白堊病蜂球囊菌引起的,主要危害幼蟲,患病幼蟲多于封蓋前后死亡,死亡幼蟲初期腫脹且呈蒼白色,后期失水后呈質地疏松的白色石灰狀,病情輕時工蜂尚能將幼蟲尸體清理出蜂巢,嚴重時在巢房中可看見許多白色蟲尸,制霉菌素對該病有顯著的防治效果。
5、敗血病:敗血病是由敗血桿菌引起的,病蜂腹部膨大,體色發暗,行動遲緩,嚴重時可看到大量死蜂及病蜂排泄的糞便并發出惡臭,死蜂尸體變軟、發黑,肢體、頭、胸、翅斷裂,可用土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防治,每千克糖漿加土霉素或氯霉素10萬單位,每框蜂喂50~100克。
6、副傷寒:副傷寒是由蜜蜂哈夫尼腸桿菌引起的,病蜂排瀉出許多粘稠、半液體狀的深褐色糞便,蜂箱內尚有足夠的飼料,但全部被糞便弄臟了,病蜂消化道可見腸道腫脹且呈灰白色,可用復方新諾明和氯霉素防治,每千克糖漿加復方新諾明1~2克和氯霉素2克,每框蜂50~100克。
綜上所述,蜜蜂是蜜蜂科蜜蜂屬昆蟲的統稱,常見病有爬蜂病、囊狀幼蟲病、爛子病、白堊病、敗血病、副傷寒等,其中尤以爬蜂病、囊狀幼蟲病、爛子病等最常見,防治時要根據病因、病情等選擇藥物和方法,同時還要加強蜂群管理并防治蜂病傳染、傳播。
八之家蜜蜂養殖網(www.shebastudio.com),助您成為養蜂行家!若覺得我們的知識對您有用,請收藏本站,或分享給您的同行、朋友、家人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