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知識】蜜蜂自然分蜂前有什么特點?
養過蜜蜂的朋友都知道,蜂群發展到一定時候就會發生自然分蜂,但是在分蜂前,蜂群是有一些行為表現的,養蜂人如果能及時了解掌握這些征兆,是可以及時預防的,那么蜜蜂自然分蜂前有什么特點呢?下面我們就一起跟隨八之家小編來看一看吧!
什么是自然分蜂?
當氣候適宜、蜜源充足、蜂群群是較強時,蜂群會開始培育雄蜂和新蜂王;在新蜂王即將出房前數天,老蜂王則會開始停止產卵,逐步收縮腹部,為即將分蜂離巢做準備。接下來,在某個晴朗的天氣,老蜂王就會帶領一部分工蜂和雄蜂飛離原巢,尋找新的地方修筑新巢。這種自然分家的現象就叫做自然分蜂。自然分蜂是蜜蜂進行群體繁殖的一種動物本能行為和長期群體性生活演化的結果,也是蜜蜂種群繁衍的主要方式,發生自然分蜂后群勢至少會減小一半。除蜜蜂自然分蜂外,還有一種就是人工分蜂。
自然分蜂的原因
1.營養物質過多:一種觀點是工蜂體內的營養物質過多,分泌過多的王漿被工蜂自身所吸收,從而促使工蜂卵巢(工蜂本身也是一種雌蜂)發育,此時的工蜂則稱了產卵工蜂,這些產卵工蜂不再繼續飼喂蜂王,導致蜂群發生分蜂。
2.蜂巢內外因素:另一種觀點是蜂群群勢過強,蜜蜂數量較多,有時候多達5-6萬只,蜂巢內擁擠不堪,空間縮小,導致育蟲空間不足,加上外界蜜源豐富,幼蟲不多,巢內工蜂的哺育力過剩等綜合因素導致發生自然分蜂。
蜜蜂自然分蜂前有什么特點
蜂王前期開始減少產卵,到了后期開始停止產卵,停產后蜂王腹部開始縮小;工蜂出勤怠工或停止采集活動;蜂群中出現自然封蓋王臺;蜜蜂在巢門口結團,出現“蜂胡子”;如發現箱內四壁有許多腹部鼓鼓的已吸飽蜜的蜜蜂,說明分蜂發生在即,應立即采取措施制止。在分蜂開始前,要飛離的蜜蜂都吸飽蜂蜜,作為途中飼料以及在新筑巢時使用。自然分蜂時大量蜜蜂擁出巢門,在空中飛翔片刻后,會在附近的樹干或建筑物中暫時結團,然后再飛到遠處新地。
人工分蜂的方法
1.均等分蜂法
挑選蜂場內的強群進行分蜂,將一箱蜂群的子脾、蜜脾和蜜蜂平均分為2箱,一箱帶有原蜂王,另外一箱誘入新的產卵蜂王,然后將二蜂箱的位置按原蜂箱所在地分別放在兩側,距離在20cm至30cm左右,等傍晚,采集蜂回巢時,不見原來位置的蜂箱,則會分別飛向左右二方的蜂箱,若發現一箱蜂多、一箱蜂少,則把峰少的蜂箱像原來蜂箱位置移近點,這樣后面的蜜蜂數目就會均等了。
2.不均等分蜂法
如果大家在分蜂的過程中出現了分蜂熱的情況,那么就可以采用這種不均等分蜂法進么分蜂。這種分蜂方法就是把原有的蜂群分成一強一弱兩個不同的蜂群。不均等分蜂方法在操作時,可以先取出原有蜂箱中的三個蜂脾,然后與蜂王一起移入到新的蜂箱之中,再把這個新蜂箱放在距離原來蜂群距離相對較遠的地方。而留在舊蜂箱中的蜂群,就是弱群,大家可以其留一個質量比較好的王臺,然后誘入新的產卵王,再加以培育就可以形成的一個新的蜂群了
3.混合分蜂法
從多個蜂群內各抽出二框帶有幼蜂的封蓋子脾,混合組成新的分蜂群。為新的分蜂群誘入產卵蜂王;亦或是在春末夏初,當蜂群發展到10框蜂6-8框子脾時,每隔6-7日從這樣的蜂群提出1框帶蜂封蓋子脾,混合組成新分群。距大流蜜期15日左右,停止從10框群提出于脾,以便它們在大流蜜期開始時,能發展到15-18框蜂的強群。
如何預防分蜂?
在蜂群的管理中,要注意觀察是否有預先征兆,及時發現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如:蜂王腹部是否縮小、出勤工蜂是否減少、巢門前可有“胡子蜂”等等。尤其是在雨后初晴的上午9時到下午3時要特別注意,若有分蜂跡象,應立即采取措施,如扣除蜂王等。防止自然分蜂的關鍵在于,主動采取措施及時消除蜂群分蜂意念。例如選用優質蜂王,更替老、劣王;多養雙王蜂,增加蜂王物質;適時人工分蜂或者更換巢脾。
注:在蜜蜂養殖過程中定期用益富源em益生菌噴灑蜂箱,可以預防疾病感染,促進新群融合,拌入蜜蜂飼料,可以改善蜜蜂腹腔環境,提高免疫力,增加蜂群生產力。
總結:自然分蜂的征兆是從工蜂建雄蜂房開始的,之后的每一個過程都預示著蜂群發生自然分蜂的時間會越來越近,因此要求養蜂人對這些分蜂征兆要了如指掌,以便能及時調整蜂群和采取應對措施。
八之家蜜蜂養殖網(www.shebastudio.com),助您成為養蜂行家!若覺得我們的知識對您有用,請收藏本站,或分享給您的同行、朋友、家人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