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習性及發育過程
蜜蜂是自然環境中極為常見的昆蟲之一,目前為止被人們所公認的蜜蜂共9種,其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是中蜂和意蜂,但不同蜂種在習性和發育上是一致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蜜蜂的習性及發育過程吧!
蜜蜂的習性
1.喜群居
蜜蜂是群居性昆蟲,雖是群居但蜂群之間卻互不來往,甚至相互敵對,一旦發生誤入蜂巢,將為發生撕咬打架等行為,造成蜜蜂個體死亡,蜜蜂是通過氣味來分辨是否屬于本群成員的,這是蜜蜂生存的天性。
2.喜釀蜜
蜜蜂是天生依靠植物花蜜為食的,它們通過采集花蜜,釀造蜂蜜,過程十分艱辛且復雜;這些被采集回來的花粉和花蜜其實大部分都被蜂群消耗掉了,只有剩下的才會被釀制成蜂蜜以貯備起來,以應對食物短缺,而養殖蜜蜂就是為了獲取蜂群釀造的蜂蜜,以造福人類。
3.喜筑巢
蜂群是一個整體,但上萬只蜜蜂也是需要棲息地的,所以蜜蜂除了釀蜜外,還要修筑巢穴,蜜蜂的棲息地也較蜂巢,是由多張巢脾構成,而巢脾是由工蜂分泌的蜂蠟建造而成,按照蜜蜂天生的筑巢能力,巢脾上所有的巢房都是呈現六邊形的,這些巢房是用于哺育幼蟲和貯存食物的。能分泌蜂蠟的工蜂都是13~18日齡的年輕工蜂,超過這個蜂齡的工蜂則逐漸趨于老化,則從事其他相對的勞作。
4.能辨味
蜂群是由一只只獨立的蜜蜂構成的,少則幾千只,多則上萬只,蜂群和蜂群之間是通過群體氣味來相互辨別的,在每個蜂巢的出入口都有值日的守衛蜂把守,如是本群蜜蜂,則群味相同,守衛蜂就會放行其自由出入,反之,則會被驅趕甚至被咬死。蜂群的群味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蜜源、飼料等因素的不同而變化,如在流蜜期間,蜜蜂的群味就會變得比較相似。
5.多工蜂
一個健康的蜂群,99%都是工蜂組成的,外加一只蜂王,如在繁殖期則會有幾百乃至上千只雄蜂,繁殖期一過雄蜂會自行消失。蜂王是蜂群中唯一的產卵者,雖然名為蜂王,其實整個蜂群卻是由占絕大多數的工蜂說了算,蜂王只是蜂群傳遞后代的繁殖機器,什么時候繁殖都是由工蜂在掌控,如到了自然分蜂時,工蜂就會減少對蜂王的飼喂,讓蜂王的腹部逐漸變小,以便于分蜂后期蜂王離巢飛行,而一旦分蜂成功,工蜂又開始飼喂蜂王,讓蜂王不再離巢。
蜜蜂的發育過程
蜜蜂不同于其他昆蟲,是典型的變態型發育昆蟲,蜂群由種型蜜蜂組成,分別是蜂王、雄蜂和工蜂,三者都要經歷蜂卵、幼蟲、蜂蛹、成蜂四個階段的發育,其中蜂卵期都是3天;到了幼蟲期后,蜂王5天,雄蜂7天,工蜂6天;蜂蛹期蜂王則為8天,雄蜂13天,工蜂11天。另外三者在食物上也有區別對待的,所有的幼蟲在前三天都可以食用蜂王終,而3天后,工蜂和雄蜂則改為花蜜或蜂蜜,而蜂王則終生食用蜂王漿,食物營養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發育路線。
1.蜂卵:呈香蕉形,乳白色,略透明,偏細小的一端是腹部,朝向蜂巢內,而偏粗的一端是頭部,朝向蜂房口,卵胚胎在3天后會孵化為幼蟲。
2.蜂幼蟲:呈白色蠕蟲狀,一般看上去像個C字形,但隨著蟲體逐漸長大,會逐漸伸直;在該階段由工蜂喂食,不同的是如果發育成幼蟲的前三天喂食帶有蜂蜜和花粉的幼蟲漿,將會發育成工蜂,而如果持續的大量喂食蜂王漿,則會發育成蜂王。
3.蜂蛹:當蜜蜂幼蟲發育成蜂蛹的時候,其實是對內部器官的改造和分化,逐漸發展為成蜂的各種器官,在該階段,會逐步成長出頭、胸、腹部附肢也會慢慢顯露出來,外觀顏色由起初幼蟲時期的白色漸漸變成深色,發育成熟的蛹褪去蛹殼,羽化成成蜂。
4.成蜂:剛發育的成蜂還比較脆弱,其外部殼體較軟,顏色相比較淺,但不久后殼體會逐步櫻花,蜂翅變直,逐步發育成熟。
總結:蜜蜂是群居性昆蟲,其發育過程也是相對獨特,但蜜蜂卻是終生以植物花蜜喂食,是地地道道的素食主義者,并通過分蜂實現蜜蜂種群的傳遞,這種繁殖方式確保了蜜蜂種群得以生存,是以犧牲個體來維持群體的典型生存方式。
蜜蜂養殖網推薦更多相關精彩文章介紹:養蜂資訊,蜜蜂知識,養蜂技術,養蜂視頻,蜜蜂大全,
八之家蜜蜂養殖網(www.shebastudio.com),助您成為養蜂行家!若覺得我們的知識對您有用,請收藏本站,或分享給您的同行、朋友、家人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