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自然分蜂的原因是什么?
自然分蜂是蜜蜂擴大、延續種群的自然方式,分蜂猶如我們人類的“分家”,不同的是人類分家是沒法避免的,但蜜蜂的分家可以通過人工方式避免起分蜂熱,但對于想要擴大種群的養蜂人來說,這就變成了一件好事了。既然蜜蜂發生分蜂,那出現自然分蜂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我們就跟隨八之家小編一起來看一看蜜蜂自然分蜂的原因是什么吧!
一、蜜蜂自然分蜂的原因是什么?
1、哺育能力過剩
一個蜂群的哺育能力和蜂群規模搭鉤,但是有些蜂群卻會出現哺育能力過剩的情況。這樣的蜂群里面幼蜂卵蟲數量對比正常的會多很多,導致新生的蜜蜂遠超出當前蜂群的承載能力,最后造成蜂箱及其擁擠的情況。長期以往,當到了一定的限度,蜂群就會自然分蜂,以謀取更好的發展,哺育能力過剩算是比較常見的導致蜜蜂分蜂的原因了。
2、蜂巢過小
工蜂是蜜蜂群中數量最多的一個群里,其中就有專門造脾的工蜂,這個是關系到蜂群的未來,所以這類的工蜂基本每天都是在不停的造脾。而蜂箱的大小是有限制,只能承載一定數量的蜂脾,當蜂農沒有及時清理老蜂脾,給新蜂脾讓位置,這些工蜂在蜂箱無法再容納更多的蜂脾時,就會出現分蜂的情況。所以除了要及時清理老脾以外,還要及時擴大蜂巢。
3、蜂王衰老
蜂王是蜂群的核心之一,有蜂王的群才能持續發展,然而蜂王的壽命是有限制的。其日常主要靠蜂蜜的“蜂王物質”來管理蜂群,當其慢慢衰老以后,對于蜂群的管理就會力不從心。一些蜜蜂長期沒有感知到這些物質的話,這群峰就會認為當前的蜂巢沒有了蜂王,時間久了,它們就會另立門戶,從而出現了分蜂的情況。所以一個蜂群要長期保持蜂王是比較強壯的。
4、溫度過高
蜜蜂對于溫度是及其敏感的,當溫度過高的時候除了會導致蜜蜂死亡,也會導致出現分蜂的情況。蜂箱里面的蜂熱會隨著蜜蜂的數量和透氣程度發生變化,而溫度的升高,蜂箱不透氣的話,蜂箱內部的溫度就會比外面高很多,當蜜蜂在感覺到內外的溫度差異比較明顯時,那么分蜂的情況極有可能就會因此發生。
二、自然分蜂一年有幾次?
在我國,自然分蜂一年一般有一次,有些蜂群一年會發生兩次,一般在春季發生,南方一般是2-5月之間,北方和東北地區則是5-6月之間,這是因為南北氣候不同、蜜源植物花期不同所致。分蜂是蜂群的重要行為之一,分蜂可使蜂群擴大分布范圍和種群數量,促進蜜蜂種群繁榮。但對于人工繁育的蜂群來說,有著嚴重的影響,主要表現采蜜表現不積極,出現“怠工”現象,蜂王產卵也逐漸減少,這種懈怠的狀態,就是養蜂業中的專業術語----分蜂熱。
三、人工分蜂的方法
1.均等分蜂法
挑選蜂場內的強群進行分蜂,將一箱蜂群的子脾、蜜脾和蜜蜂平均分為2箱,一箱帶有原蜂王,另外一箱誘入新的產卵蜂王,然后將二蜂箱的位置按原蜂箱所在地分別放在兩側,距離在20cm至30cm左右,等傍晚,采集蜂回巢時,不見原來位置的蜂箱,則會分別飛向左右二方的蜂箱,若發現一箱蜂多、一箱蜂少,則把峰少的蜂箱像原來蜂箱位置移近點,這樣后面的蜜蜂數目就會均等了。
2.不均等分蜂法
如果大家在分蜂的過程中出現了分蜂熱的情況,那么就可以采用這種不均等分蜂法進么分蜂。這種分蜂方法就是把原有的蜂群分成一強一弱兩個不同的蜂群。不均等分蜂方法在操作時,可以先取出原有蜂箱中的三個蜂脾,然后與蜂王一起移入到新的蜂箱之中,再把這個新蜂箱放在距離原來蜂群距離相對較遠的地方。而留在舊蜂箱中的蜂群,就是弱群,大家可以其留一個質量比較好的王臺,然后誘入新的產卵王,再加以培育就可以形成的一個新的蜂群了
3.混合分蜂法
從多個蜂群內各抽出二框帶有幼蜂的封蓋子脾,混合組成新的分蜂群。為新的分蜂群誘入產卵蜂王;亦或是在春末夏初,當蜂群發展到10框蜂6-8框子脾時,每隔6-7日從這樣的蜂群提出1框帶蜂封蓋子脾,混合組成新分群。距大流蜜期15日左右,停止從10框群提出于脾,以便它們在大流蜜期開始時,能發展到15-18框蜂的強群。
總結:自然分蜂是蜜蜂自然延續的方式,而人工養殖是在模擬自然環境中的養殖條件來飼養蜜蜂,只有在適宜的環境里面才會發展得更好;對于想擴大蜜蜂養殖規模,可以選擇自然分蜂或者人工分蜂的方式擴大自己的蜜蜂種群,而對于追求精細化飼養的養蜂人來說,過多的蜂群反而不太利于管理,加之養殖、人工等成本的上升也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所以可根據自身條件來選擇。如果想控制分蜂熱,請參考“如何控制自然分蜂”一文。當發現有分蜂趨勢或者分蜂征兆的時候,養蜂人最好仔細檢查下蜂群,查找原因,以免出現不必要的損失。
八之家蜜蜂養殖網(www.shebastudio.com),助您成為養蜂行家!若覺得我們的知識對您有用,請收藏本站,或分享給您的同行、朋友、家人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