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采蜜怎么變成蜂蜜?
蜂蜜甜潤而不膩,是自然界為數不多的珍品,能讓很多動物包括早期人類快速補充體能。唐代羅隱曾有:“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的佳句,來贊頌蜂蜜的可貴。而蜜蜂采蜜本身是一種自然行為,為了蜂群的日常消耗而囤積的口糧,以此來應對蜜荒時期無蜜可采的情況,很多朋友好奇蜂蜜是怎么產生的,是通過什么方式將花蜜變成了蜂蜜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蜜蜂采蜜怎么變成蜂蜜吧!
蜜蜂為什么要采蜜?
蜜蜂采蜜就是為了生存,因為蜜蜂是完全以植物花蜜為食的昆蟲,一生都需要食用花蜜,具體來說:一是儲備食物過冬,以防止外界蜜源缺乏時保證有食物供應,如冬季基本上就沒有什么開花植物,也就意味著蜜蜂無法采集到花粉;二是為蜂群提供食物開銷,如幼蟲和蜂王等都需要食物;三是蜜蜂和植物之間其實是一種互惠互利的合作關系,蜜蜂采蜜得到花蜜,而植物因蜜蜂的行為得到了授粉的機會,有利于植物擴大種群,如大量的瓜果蔬菜等植物。
蜜蜂采蜜過程
蜜蜂采蜜是非常辛苦的,平均一只蜜蜂一次只能采集20毫克花蜜,需要訪遍1500朵花才能釀造出1克的蜂蜜,如果要釀造1公斤蜂蜜,那么蜜蜂需要飛行36-45萬千米,幾乎是繞地球8-11圈才能完成。首先蜜蜂離巢后尋找花朵,找到后就飛到花朵上,將小嘴伸入花中吸取花蜜(蜜蜂無法采集一些深花冠的花種,如金銀花),然后將花蜜存貯在第二個胃中(也叫蜜囊),然后飛回蜂巢。
蜜蜂釀蜜過程
當蜜蜂帶著花蜜返巢后,就將花蜜吐給內勤蜂(也是工蜂),此時的花蜜已經含有蜜蜂的分泌物,如轉化酶和淀粉酶,通過反復的吞吐,不斷的加入蜜蜂分泌的轉化酶,將原來花蜜中的多糖轉化成了單糖,同時,又由其它工蜂通過震動翅膀(每分鐘可扇26400次)來加速蜂巢內的空氣流通,蒸發花蜜中水分,因為采集回來的花蜜含水量在40-70%左右,需要將水分降到18%左右,經過蜂蜜這樣辛勤釀造,就生成了大量有益物質,然后存儲在巢洞中,就形成了蜂蜜,最后蜜蜂分泌蜂蠟將巢洞封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在蜜蜂采集花蜜的過程中,難免會粘上花粉,在采蜜返巢途中,花粉會掉落,這就完成了植物授粉的過程,而帶回巢的花粉最終會形成蜂花粉。
蜜蜂一天能采多少蜜?
蜜蜂是通過采集花粉釀蜜,蜂群一天之中一刻不停的采集花粉,每只蜜蜂能釀造0.15克/日蜜左右,在人工蜜蜂養殖過程中,各位養蜂人可根據蜂群中采蜜蜂的數量計算出大致的蜂蜜日產量。
總結:蜜蜂采蜜行為被人們比喻成辛勤勞動的典范,但勞動的成果----蜂蜜,卻來之不易,花蜜變蜂蜜一來要進行去水分處理,二來要在蜜蜂體內進行化學處理,將多糖轉換為單糖,說起簡單,其實復雜,這就是蜜蜂采蜜變成蜂蜜的過程。
八之家蜜蜂養殖網(www.shebastudio.com),助您成為養蜂行家!若覺得我們的知識對您有用,請收藏本站,或分享給您的同行、朋友、家人們,謝謝!